校服式样设计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考虑 学生体育运动与课间活动需要,突出育人功能,贴近地域文化特点,符合时代精神特征,并适度扣合传承民族文化需求。立足环保节约原则,选用礼服式校服的,可采用学校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使用的模式,也可探索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努力降低资源能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制定校服穿着规范和管理要求,充分发挥校服德育载体、管理抓手作用。此工作意见一经出台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各个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校服穿着规范政策,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校服设计环节的重视程度。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校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问题有:校服美观性差、学校标示性弱、品类单一、尺码混乱、性别区分不明显、质量不高等。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学生服第 一,决策环节复杂:校服产品的使用者和买单者并不是 同一人,它是 以学校为集体,以家长的意念为要求的团体定制。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学生装的设计原则为:“朴素、大方、明快、实用”,学校需要严格地遵循上级指示。尽管现在有关于校服的新条例出台,但是 各个地方实施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购买校服还是 要听从家长的建议,常常会有父母给孩子买更大一些的校服,这样可以穿得长久,但是 会使得校服的审美性大打折扣。
第二,产业链复杂:同零售服装的“以产定销”有所区别,团体订制校服属于“以销定产”。校服的销售模式上可以借鉴优衣库,在供应链模式上借鉴Zara但其涉及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系统、校长、家长、学生、区域差异等校服定制的方式难以实施。曾经有一个国内校服品牌,希望可以针对每所学校的文化特点做到“一校一服”的效果,但是 很快就发现其中的艰难。因为大部分公立学校每年招收的新生至少也要几百人,学生身材也是 跨度不同,身高不等,胖瘦也不一。
学生服面料必须要注重安全卫生无害,与之兼重的就是 要舒适。小孩子的皮肤不仅敏感,而且脆弱,一定要选择无刺激,亲肤的面料。还有就是 ,校服不像其它的衣服,可以时时更换,所以在选择时要注重其实用性。经得起洗涤、熨烫,更要耐磨。衣服较基本的要求就是 吸湿散热,防寒避暑防霉防菌,必须得做到,然后就是 要易于保管。所以要选择耐洗、防缩、抗皱、防静电的天然或混纺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