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过程由于温度改变时溶液的各种参数都在改变,这导致了实验中谐振频率的改变,从而调谐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而单泡声致发光与实验系统的调谐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我们不得不先克服由于调谐情况变化而引起的光强变化。于是在实验过程由超数计声据算。驱采机动集控制命阻抗匹配,针对每个温度点都必须先找到最佳频率。具体实现是采取所提出的逐点扫描的方法寻找频率,即:在保持声压不变的情况下,在可发光的频率范围内扫描频率,选取光强最大的点对应的频率作为该温度下的最佳频率。实验时我们先从25℃开始测量,然后降温直到水的冰点,温度平均间隔为l℃。在某个固定温度下,先实现稳定的单泡声致发光,按上面提到的方法找到该温度下的最佳频率。接着调节阻抗匹配器,使电路匹配。然后逐渐地增大声压,此过程中计算机一直在对光强、声压、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
随着声压的增大,可以看到光强也逐渐增大。当声压大到一定值时,气泡不能承受过强的声压而发生爆炸。我们在采集到的数据中把搜索光强最大值,得到了该温度下的最大光强,一般说来它对应着气泡爆炸的前一瞬间。众所周知,声压对光强的影响很大,所以只有排除声压这一因素,才能更好的反映单泡声致发光自身的温度效应。于是我们进行了等声压下单泡声致发光温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由于实验中的系统响应等原因,保持电功率不变并不能保证声压不变,所以要严格控制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声压不变是很困难的。于是我们采用测量多个声压数据点,事后进行插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