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2014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现场上,来自大阪大学的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石黑浩展示了新款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外形机器极其逼真,能够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并可以进行简单的交谈。
5月31日,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天津开幕,来自瑞士、德国、日本及我国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500余人围绕“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与产业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6月10日至6月13日,第十九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该展会是世界两大专业焊接展之一,将集中展示机械制造、压力容器、汽车制造、铁道机车、石油管道、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据悉,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将参展,并将展示机器人前沿科技。
相关会议接二连三的举行,正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话——2014年将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元年。
在未来10年,机器人行业是一个看不到天花板的行业。而且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我国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发展方向的明确也使得各项补贴政策逐步落实。
分析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下游应用企业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壁垒或行业应用壁垒的公司更可能胜出。随着人工成本逐年提高、老龄化社会加剧形成,我国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居全球首位。
宏源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能攻克核心零部件的公司有望最早受益进口替代。国内做系统集成的机器人、丰富行业经验的博实股份、华工科技,掌握核心零部件的上海机电、慈星股份可能先行。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采购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36560台相当于全球去年每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被中国买下,这一采购量同比增长了近60%.而日本去年采购了26015台,美国居第三,采购23679台。
瑞士ABB公司机器人技术部门主管博。沃加德。纳塞斯(Per Vegard Nerseth)说:“中国拥有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不用几年,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将明显大于第二和第三位的市场。”
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8~2013年,中国进口机器人的数量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而未来潜力仍然惊人——中国的制造业中,目前每1万人拥有的机器人为23台,而韩国相应的数据是396台。
管理咨询公司凯宜(Solidianc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对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大型跨国制造商驱动的,特别是汽车产业。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其对机器人的需求占了全国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