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中国国际机器人展在上海开幕,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和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组成“顺德军团”再次亮相展会,凭借自主研发的新机器人产品,吸引了各方关注。
伴随人工智能、数字化制造和移动互联等技术创新融合步伐加速,机器人产业被视为保持工业全球竞争力关键环节。作为广东三大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之一,顺德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机器人生产和研发企业。
顺应这一趋势,该区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区的重点,实施“机器代人”计划,一方面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可促进机械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无需磁轨等介质引导,却能“记忆”储存经过的线路,并监测到8米以外障碍物,这种可载重2.5吨的搬运机器人在中国国际机器人展上备受关注。它是嘉腾机器人最新研发的产品,被命名为“大黄蜂”,可替代电瓶叉车及工人在不同厂区之间进行室外搬运。由于采用了与登月的“玉兔号”相似的技术,该产品因而也被称为民间“玉兔号”。目前,该产品已被华为技术、联友椅业等企业大范围使用。
短短数年,嘉腾机器人已迅速成长为国内AGV搬运机器人的领先企业,甚至还引来了日本媒体的关注。6月23日晚,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嘉腾机器人及其6名股东签订了《投资协议》,拟以自有资金投资4912万元,现金认购嘉腾机器人20%股权。随后,日本媒体THEDAILY NNA亦报道了这次合作。
此前,嘉腾机器人已通过招标斩获广汽本田汽车的订单,后者恰好是日本机器人企业的一个核心客户,因此引起了日本机器人尤其AGV行业的高度关注。根据嘉腾机器人的微信公众号透露,过去日本汽车制造业很少采用中国国产机器人,在这次大规模采用嘉腾机器人,广汽本田的中方团队和日方技术团队对嘉腾进行了一年多的技术评估,最终作出了决定。消息还显示,南海本田也采购了嘉腾AGV即无人搬运车产品。
作为机械装备企业“新秀”,嘉腾机器人只是顺企“抢滩”工业机器人新经济的一个缩影。位于陈村镇的利迅达机器人是该区机器人自主品牌的代表,其前身是佛山市利迅达钢材加工有限公司。该公司仅用了4年时间就成功从不锈钢加工跨界到生产机器人系统。期间,该公司和意大利INTEC机器人系统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最终成功研发出第一条整体水槽抛光机器人生产线。INTEC是全球最顶尖的机器人表面处理系统供应商,80%以上系统供应给世界500强著名企业,同时高薪聘请在富士康从事机器人系统研发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加盟,如今,利迅达已成功跻身国内抛光机器人行业的领先水平。
不仅如此,作为“老牌”的机械装备企业,广东锻压机床厂也致力于冲压机器人的研发。去年,该公司联合利迅达、嘉腾和鼎峰等3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推出首条模具冲压无人生产线,该生产线由3台广锻伺服冲压机、4台鼎峰摆臂式机器人、一台利迅达焊接机器人、一台利迅达抛光机器人和4台嘉腾搬运机器人组成,实现了物料搬运、模具冲压、焊接、抛光、成品入库等工序的自动化生产连接。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顺德关注机器人产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还是欧洲提出的“新工业革命”,其核心战略均以机器人为基础,培育工业制造的新竞争力。
不久前,德国慕尼黑举行2014年自动化与机电一体化国际贸易博览会。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数字和电信政策专员内莉。克勒斯宣布,到2020年,欧盟委员会与欧洲机器人协会将投入28亿欧元启动“火花”计划,研发民用机器人。该计划之所以取名“火花”,是希望该机器人像火花一样点燃欧洲经济,使欧洲经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
此前,邻近的日韩等国家亦将机器人作为产业经济的重点。如日本制定了机器人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战略”中七大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仅在类人机器人领域,就计划10年共投资3.5亿美元。韩国则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2012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将政策焦点放在了扩大韩国机器人产业并支持国内机器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