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电路多了三极管BG2的相关电路,它的作用是校正一种系统误差,保证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大小始终不变。校正误差的过程是: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变大,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的电流强度线性增加,给电容器充电的电流的电流强度线性减小,误差变大;此时通过BG2射结的电流线性变大,它的集电集的电流也线性变大,此电流的一部分通过113,队,流人8的基极,从而使BG,基极的电流线性变大,集电极的电流线性变大,调整R4的值的大小可改变通过BG,基极起校正作用的电流的大小,最终可改变BG,集电极电流的大小;适当调整R4的大小,可使在充电过程中BG2集电极增大的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完全相同,从而使给电容器充电的电流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始终不变,消除由于电压表分流而引起的误差。
此种电路可供给的充电电流为。5~1.2mA;使用满偏电流在3mA以内的电压表在充电过程中都可保持充电电流不变(在用作电压表时,示教电表的满偏电流为实验步骤(对应于较复杂的电路):①将各个元件和仪器按图接好。
合上开关K,使之处于导通的状态。
接通电源,此时给电容器充电的电流为零,电容器上没有带电,两端的电压为零。
调整可调电阻札使毫安表的读数为我们所需的充电电流的值。
断开开关K,开始给电容器充电,此时多数情况下会看到在充电过程中毫安表的读数在不断地变化,这是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的;调整可调电阻扎就可使整个充电过程中,毫安表的读数(也就是给电容器充电的电流的大小)不变。
合上开关K,给电容器放电。
断开开关K,开始给电容器充电,同时开始计时,此时会看到由于给电容器充电,电压表的读数不断变大,计下电压表读数到达5V,10V,15V,20V所用的时间,很容易看出电压与时间成正比,这也就说明了在电容器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为而/不变,t/与t成正比。也可计算出电量,很容易看出电量与电压成正比。
电路中各元件的型号:变压器为输人220V输出11,112和扎都是150kfl的电位器,R5=4.7Mfl,R3=18kn,R*=3.9kfl.BG,型号是3CG21,BG2型号是3DD15(选作此种型号的原因是它的电流放大系数较小),C,C2都是50V220压表是用来测电容器两端电压的电压表,C2为用于被测的电容器(可以是将除毫安表、电压表、被测电容器以外的所有元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应用起来会很方便。R2,R4的调节旋钮在整体的外边,可方便调节。若想要更大的充电电流,则可调整R,使它再小一点。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