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酝酿已久的“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印发,计划启动将在东莞再次掀起一股“机器换人”热潮。此举不仅对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在汽车制造等高新产业领域,机器人90%是进口的—库卡的、ABB的、安川的。一汽、二汽、北汽、南汽这些大汽车厂,机器人用的基本都是外国的。
国际智慧产业联盟、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介绍,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体现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原始创新薄弱;智能化水平较低,机器人虽然能够替代人担负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机器人也需要智慧,开始向智能机器人转化,真正实现“人机一体”化目标还需要下功夫。
“在美德日韩等国家,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超过五成,一些完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以前要百人耗费两周的工作,现只需4人指挥一天时间就可完成。”罗百辉表示,目前,我国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预计中国有望在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4.5万台。而根据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15年相关设备销售收入将达1万亿元。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日,东莞酝酿已久的“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预计到2016年完成相关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0-1500个,同时为智能装备产业带来商机,力争到2016年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0%.
专项补贴撬动“机器换人”
日前,东莞正式印发《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按照《计划》,东莞到2016年将争取完成相关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0-1500个,力争推动东莞全市一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
《计划》明确,东莞将设立“机器换人”专项资金,推动实施应用项目。对企业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设备租赁等方式购买“机器换人”设备和技术,按照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事后奖励或贴息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实施企业有补贴,东莞还支持和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大力开展企业“机器换人”推广应用。为企业提供改造方案、设备采购、设备租赁、金融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服务,都将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东莞智能装备业迎来商机
与三年计划配套出台的还有《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等措施,帮助东莞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体系,打造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6-8个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东莞的目标,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经信局还介绍,虽然东莞市推行“机器换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在设备、资金和人才方面,具体表现在智能装备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本地研发制造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引进德国、瑞士、日本等地区的库卡、ABB、川崎等国际知名品牌。
唯美陶瓷2007年就率先进行机器换人,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钟伟强坦陈:“国产设备水平达到可以替代的标准的话,我们都换了国产设备,因为价格和维修服务都更为便宜。”香港机器人及自动化协会荣誉会长余景亮,早就瞄准东莞的智能制造市场,与伙伴创办了东莞明迪精密机械设备公司。他认为东莞已经有许多工厂具备制造智能装备的能力,但要让智能装备成为一个“产业体系”,不能只是“卖机器人”,更重要是为企业改造提供集成方案,这也是装备企业需要转型的部分。
此外,以拓野机器人为代表的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以拓斯达科技为代表的东莞市机器人技术产业联盟、以普洛汇森自动化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协会、“机器换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组织,将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行业咨询、自律管理、信息共享、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本土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提供行业服务。
东莞“机器换人”双管齐下
东莞这两份文件同时出台,让机器人产业在应用推广和产业政策双管齐下。“机器换人”,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改造的手段、升级的措施;而对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来说,工业制造步入自动化升级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市长袁宝成指出,要辩证地看待“机器换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关系。用“机器换人”,增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动力;用智能装备产业,引领企业“机器换人”的升级方向,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东莞这才有了综合配套政策同时出台,实现“机器换人”和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捆绑发展。
机器人产业是抓住历史机遇的一场盛宴。在罗百辉看来,三年行动计划将在东莞再次掀起一股“机器换人”热潮。此举不仅对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