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步神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5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超过日本、美国和德国。机器人产业壮大,需要在伺服、集成控制等领域相继取得突破。目前,我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超过日本、美国和德国。机器人产业壮大,需要在伺服、集成控制等领域相继取得突破。目前,我国在伺服等领域依然处于待突破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机器人购买因素分析

  2011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容量23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伺服市场增长恢复稳定,这得益于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2012年伺服电机市场受国际经济疲软和国内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影响,市场下滑5.56%,近6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且下滑幅度较大。2013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上半年仍缓慢下滑,下半年触底回温,全年涨幅约8%.

  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认为,当前国内用户的购买机器人的因素占前三位的是稳定可靠性、价格和服务。他表示,目前国内伺服电机市场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对性能和功能的充分利用没有摆在重要位置。从长远来看,伺服厂商的关键成功因素应该是产品的性价比、可靠性、技术含量、以及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展望未来,随着伺服价格的不断下降、伺服市场接受度不断上升,中低端市场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本土厂商仍将有很大作为;同时台湾、日本厂商也将在整个市场的扩大中获益,欧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渐下降,但仍将保持很高的毛利水平。

  据海关统计,广东省进口工业机器人3704台,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7倍;价值4.4亿元人民币,增长2.3倍;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台11.8万元,上涨23.3%.绝大部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

  广东省工业机器人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6月当月进口量继续大幅增加,进口均价震荡回落。今年以来,广东省工业机器人进口量大幅激增,6月当月进口974台,同比增加2倍,环比增加20.7%.与此同时,进口均价呈现震荡走势,6月当月进口均价为每台7.3万元,同比上涨85.9%,环比下跌45.4%.

  (二)以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为主。上半年,广东省民营企业进口工业机器人1800台,增加1.1倍,占同期广东省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48.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594台,增加2.9倍,占43%.此外,国有企业进口310台,增加1.3倍,占8.4%.

  (三)日本为最主要进口来源地。上半年,广东省自日本进口工业机器人3013台,增加1.5倍,占同期广东省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81.3%;自台湾进口211台,增加4.9倍,占6%;自韩国进口141台,增加1.2倍,占3.8%.此外,国货复进口241台,增加2.8倍,占6.5%.

  工业机器人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渣打银行针对珠三角375家企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目前,珠三角地区用工短缺仍然严重,30%的企业认为近12个月以来劳动力短缺状况加剧,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造成工资上涨,其中229家企业(61%)今年上调过工资,平均上调幅度为8.7%,受访企业平均预期今年工资增涨为9.2%,增幅较去年的8.4%有所上升。用工压力的不断增大,迫使企业加大资本设备投资,通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来弥补用工缺口,其中逾200家受访企业计划增加设备投资,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增加到60%.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期。据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共购买36560台工业机器人,相比2012年增加近60%,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买家。但无论是工业机器人总量还是人均拥有量,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以2012年为例,我国拥有约为9.6万台工业机器人,远低于日本的31万台和美国的16.8万台,而中国制造业每万人机器人拥有量仅为23台,韩国为396台,日本为332台。“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左右时,机器人的应用开始出现快速增长,而中国正处于这一时点。”罗百辉表示,中国多用途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从2008年到2011年增长136%,预计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推动中国成为工业机器人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一)外资品牌占据国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随着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机器人成本的不断下降,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14年,我国机器人新增需求有望突破4.5万台,占全球机器人市场总比重超过20%.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成本、性能、品牌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同时,跨国公司纷纷开始加大在中国的布局,工业机器人四大行业巨头,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和FANUC分别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目前,国外企业占据我国近90%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日本FANUC、日本安川、德国KUKA和瑞士ABB等四大行业巨头合计约占65%.外资品牌在我国机器人市场中已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二)核心技术缺失制约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由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起步较晚,而且目前主要集中在下游系统集成产业,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技术仍被国外巨头牢牢把控。尤其是占成本比重最高的减速器、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导致国产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很难降下来,在与外资品牌机器人的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