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蓄势待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9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机器人革命轰轰烈烈,机器换人已经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加速。面对新形势,我国各地纷纷做出战略

  机器人革命轰轰烈烈,“机器换人”已经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加速。面对新形势,我国各地纷纷做出战略部署,抢占机器人产业发展制高点。

  青岛:引进海外人才提速机器人产业

  作为青岛机器人产业聚集区,2013年,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在高新区开园。产业园计划用3年时间吸引30家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但伴随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需求也呈“井喷”之势。按照预期,到2016年,高新区机器人企业将达到50家,产值40亿元。“按照这一发展规模,高新区对机器人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在3000人左右,其中又以对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的需求最为明显和紧迫。”高新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张威说。

  面对实际情况,近年来,青岛市人社局结合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积极调整工作重点,一方面通过“蓝洽会”、海外引才工作站等平台,发布我市机器人产业人才项目需求,对接海外人才、技术、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等平台,承接、孵化机器人领域的高端创业项目。

  深圳:建立多个机器人相关实验室

  日前深圳举行的专题会上透露,深圳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精密检验检测仪器等为重点的智能装备产业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培育发展。这意味着,素有“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之称的机器人产业,在深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深圳的机器人行业犹如一座冰山,除了“海面上”一些富有盛名的家用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外,大量未以“机器人”命名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潜伏在“水下”。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带来的制造业转型,早已暗流涌动。数据表明,富士康在深圳已有超过1万台机器人,并计划3年内机器人的使用规模达到100万台。深圳机器人联盟秘书长毕亚雷告诉,目前珠三角企业机器人使用的年增速已经达30%,以往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的自动化装备,如今由于成本降低以及“用工荒”等因素,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所使用。

  深圳目前已建立了10多个跟机器人产业重点相关的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以及机器人孵化器和产业研资产业联盟。2013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4162.87亿元,智能装备约占其中的20%,达800亿元,机器人和数控装备企业近千家。

  北京:建首个机器人工程中心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33所牵头组建的“北京市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正式获批成立,目前,这一北京市首个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研制出码垛、排爆等多款机器人。

  据介绍,“北京市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后,33所将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开展智能机器人及伺服控制相关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其后续工作重点包括:加速小型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数码通讯生产线上的推广应用;面向石油、电力、煤矿和核工业等行业特种作业需求,开展特种机器人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推动机器人自控控制技术和多信息感知、处理和融合技术进步;加大机器人研发条件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研发平台。

  这个落户中国航天的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来还将担负起推进中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技术研发和国产化的重任,提升国产机器人的品牌竞争力,扩大国产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的产业规模,进而助力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化进程。

  湖北:针对机器人产业推新政策

  近日,《湖北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为省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意见》提出,到2020年,湖北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培育1-2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5-10家关键部件配套企业,打造1-2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湖北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5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服务的核心示范区,以及全国工业机器人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根据新出台的《意见》,2014年起,湖北省每年将把工业机器人包括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集成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纳入现有省级财政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并给予资金倾斜支持。

  新出台的《意见》将缓解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的焦虑。《意见》要求,对采购或租赁湖北省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从湖北省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等省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财政贴息或资助。鼓励用户企业、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与集成服务商组成项目组,参与招投标,联合开发特定行业工业机器人成套应用装备并给予首台套政策支持。鼓励用户采用湖北省自主品牌机器人。

  柳州:企业应用机器人政府给补助

  柳州市第一批推荐工业机器人供应(服务)商交流会在该市科技局召开,会议讨论了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补助资金的管理问题,初步计划企业开发和购买机器人可按每台套投资额的20%-30%进行补贴。

  供应商们对柳州市场的分析认为,当前柳州工矿企业自动化程度低,汽车工业和一般工业对机器人的熟悉程度还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一些主机厂和少部分一级零部件厂在使用,因此,柳州市场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在商家的演示中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冲压、上下料、物料分拣、码垛、喷涂、焊接等方面,而与会的供应商有的是代理知名工业机器人品牌,有些则独立开发。

  浙江:看重机器人发展支持力度加码

  浙江省十分看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也一次次加码。义乌市副市长洪建文在“2014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浙江省3.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争取在2017年内全面完成“机器换人”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亿元,预计2014年义乌装博会将现8000亿元采购需求。

  而此前,浙江省丽水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更是标志着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实现集群发展。10个项目入驻丽水经济开发区,同时,丽水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据介绍,作为机器人产、学、研、用、行业协同的服务平台,丽水市机器人产业联盟将重点研究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面料的困难与问题,加速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在各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此次会上,还集中签约了11个工业机器人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

  上半年,“机器换人”为浙江人均劳动报酬带来14.5%的增幅。浙江省提出,下半年,将率先在工业强县(市、区)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机器换人”的全覆盖。下半年,浙江省将力争超额完成“机器换人”项目5000项、技术改造投入5000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并通过对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机器换人”的组织引导,率先在工业强县(市、区)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