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 前景超出预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0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日前召开的产业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上首次发布: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日前召开的产业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上首次发布: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通过统计信息交换的方式,第一次实现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较为全面的统计。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在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大力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的发展与应用至关重要,工业机器人必须迎头赶上。要尽快提高我国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抢占市场先机。

  中国市场最大

  自2008年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国际主要的机器人生产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机器人市场,纷纷在华建立或扩建机器人制造基地,国内机器人企业也加大投资和研发制造力度,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规模大、门类齐全的制造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前,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实际情况却超越了IFR的预测。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

  IFR今年6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较上年增长20%,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较上年增长了约三倍,综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近37000台,同比增长约36%.

  前景超出预期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工作组组长李晓佳介绍,从机械结构来看,坐标机器人在国产机器人中占比最高。2013年中国企业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坐标型机器人是主要产品,占比超过40%,并且数量超过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同类机器人的总量。外资企业在华销售以多关节机器人为主,占比超过其在华销售总量的八成。

  从应用领域看,国内外机器人产品应用领域各有侧重。2013年近六成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涂层与胶封是其应用的第二大领域。外资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在焊接与钎焊领域,几乎占其总销量的二分之一;而中国机器人中用于焊接的机器人不足其总销量的10%。

  从应用行业来看,外资机器人应用比较集中,汽车行业购买量近50%,电子产品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分别占14%和10%。

  中国工业机器人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中类。范围涉及食品、烟酒、饮料等日用消费品制造,家具制造,化工、药品、橡胶、塑料等化工制品制造,砖瓦、陶瓷等建筑材料制造,钢铁冶炼,金属构件制造,采矿、印刷等专用设备制造,汽车、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计算机、通讯和其它电子产品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等。

  其中,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为代表的电气设备制造和以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设备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在国内产业机器人的销售总量中占比最高,分别占比17%和15%.而从价值量来看,汽车行业机器人的价值量最高,占比为25%,而电气行业机器人的价值量占比仅为4%.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将于7月份发布《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报告》,详细分析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情况。

  顶层设计给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局面还未根本改观。王瑞祥指出,要迎接新的挑战、保持我国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使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抢占有利位置,亟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目标。

  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全国的机器人产业界应考虑如何把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的发展和应用摆到重要位置上,而且要加快步伐,挑战制高点。

  “这是决定我国装备制造业能否向强国目标迈进的最核心问题。”王瑞祥强调,机器人产业一定要迎头赶上。

  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智能制造装备“十二五”规划》等以及工程院正在牵头研究的《制造强国战略》,均把机器人列入其中。

  去年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适时出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9日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机器人产业从战略高度作了重要阐述。可见,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春天”已悄然而至。

  王瑞祥指出,一是机器人产业战略地位重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是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要尽快提高我国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也就是说,加快机器人自主技术和制造能力提升,满足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势在必行。

  政策亟待跟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细分行业机器人集成技术将是瓶颈之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高技能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缺乏,产业“一哄而上”的苗头有所显现,基础技术研发亟待加强。

  宋晓刚表示,下一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搭建产、学、研、用的平台;致力于培育机器人应用市场,建立产需对接的长效机制,提升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水平;建立国家机器人试验及检测中心,提升机器人产品质量;建立行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增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

  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向成员单位报告了《中国机器人发展战略》与《中国工业机器人路线图》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据悉,我国将从市场主导、强化基础、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四个方面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其发展路径为:准确定位,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推广应用,培育龙头,培养人才。

  与会专家建议,在工业机器人工程示范应用方面,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委的支持。希望尽快出台工业机器人专项规划。同时,应加快实现协同发展,在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方面,希望能够设立支持开展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项目,建立国家工业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院,建立国家工业机器人试验及检测中心,加快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质量。另外,还应建立产需对接的长效机制,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加快发展。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