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长李强今天在杭州调研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和质量建设工作并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他强调,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核心是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实现高品质、高水平的本土制造。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部署,加快制订实施浙江制造行动纲要,重点在创牌、定标、创新、智造上实现突破,大力推进浙江制造提质增效升级,使之成为中国制造的标杆和浙江经济的金字招牌。
上午,李强与朱从玖、张鸿铭一道考察了杭汽轮动力集团公司。他勉励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推广力度,严格质量把控,大力拓展市场,不断做大做强。随后,李强和全省近30家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会上,他听取了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相关工作的汇报和杭汽轮、雅戈尔、方太厨具、菲达环保、杭锅集团、正泰集团负责人的发言,就加快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和质量建设提出要求。
李强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史和美、德、日等国制造业实践,阐述了加快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和质量建设的重大意义。他说,没有高品质、高水平的浙江制造,实体经济就很难摆脱低端锁定,消费需求很难被激发,企业发展很难实现高效益。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要深化认识、扎实推进,合心合力把浙江制造品牌打响。
李强强调,要努力把浙江制造打造成中国制造的标杆和浙江经济的金字招牌。浙江制造包括先进的制造标准、智能化的作业方式、严格的市场认证、良好的信誉度等内容。浙江制造要与国际一流制造比肩,关键要在创牌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浙江制造品牌企业培育工程,用过硬的浙江品牌提升浙江制造;在定标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浙江制造标准引领工程,用过硬的浙江标准提升浙江制造;在创新上下功夫,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重点行业突破,用过硬的浙江产品支撑浙江制造;在智造上下功夫,深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机器换人,用过硬的浙江工艺提升浙江制造。
李强希望企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要成为建设浙江制造品牌的主力军、领跑者,引领创新,使浙江制造更有含金量;坚守质量,使浙江制造更有品质;力攻标准,使浙江制造更有市场话语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创新制度供给,充分发挥行业力量,精准发力,推动浙江制造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制度体系。目前,全省已制订浙江制造标准17项,全部高于国家标准;在南浔、平湖、桐乡等7个县开展了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