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2015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发布2014年度电力可靠性指标。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参与可靠性统计的100兆瓦及以上火电、40兆瓦及以上水电机组每台每年非计划停运次数分别为0.48次、0.30次,是30年前的1/12、1/16。全年零非停机组越来越普遍,连续运行机组不断增多,指标远远领先于北美国家水平。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表示,通过30年努力,我国不断完善电力可靠性管理法规制度标准,开展有效监管和技术服务,创新可靠性管理手段和技术,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在保障电力安全生产、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具体数值来看,2014年,10万千瓦及以上常规火电机组(不含燃汽轮机组,以下同)加权平均等效可用系数为91.96%,比2013年降低0.12个百分点。火电机组台年平均利用小时为4900.26小时,比2013年减少337.8小时。2014年常规火电机组共发生非计划停运786次,非计划停运总时间为61099.74小时,台年平均分别为0.48次和33.00小时,较2013年台年平均减少了0.06次和0.5小时。前三类非计划停运即强迫停运发生721次,强迫停运总时间44838.14小时,占全部火电非计划停运总时间的73.39%。强迫停运台年平均分别为0.44次和25.50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全国常规火电机组台年平均备用小时为1321.65小时,比2013年增加319.53小时且各区域机组备用时间均在1千小时以上,为近几年少有,2014年机组备用时间的增加,说明电力供需降低,经济增长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