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快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以强化倒逼经济和能源的低碳转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规划部主任刘强,在近期的气候变化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报告发布会上说。
此前十二五已经有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和碳排放分别下降16%、17%的要求。刘强认为,在十三五时期,国家可以实施煤炭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地方。
煤炭消费峰值提前到来?
我国已经计划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标。
杨富强认为,十三五期间如果实施单位GDP碳排放下降17%的目标,则可以实现国家提出的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标。
同时,上述指标也可以与2030年实现中国碳排放峰值的预测一致。在此情况下,中国煤炭消费的峰值,可能会提前到来。
刘强测算认为,存在三种情况。
如果实施强控排措施,中国2020年可以实现碳排放峰值,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可以比2005年下降52%。2030年、205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分别下降75%和95%左右,但此目标实现难度大。
如果实施高的控排措施,中国2025年左右可以达到碳排放峰值,到2050年回落至2000-2005年水平。这对应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8%的水平,超额完成哥本哈根减排承诺
(40-45%),2030年、205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基础上下降约70%和90%。此情况需要充分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大力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中国需要尽可能向此路径靠近。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碳排放总量2030年达到峰值,2050年碳排放量回落至2010年的水平。此时对应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提出2020 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基础上,2030年和2050年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65%和85%。此情况最有可能实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中国碳排放峰值可能提前,煤炭消费峰值也会更早到来。这说明能源消费可能进一步变慢。
今年上半年煤炭消费总是负的,我们可以做出很乐观的预判,那就是煤炭消费峰值的提前到来,相应的碳排放的峰值也会更快到来。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每年能源消费增加2%左右是可能的。因为2014年速度也只有2%左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