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发展的具体内容。根据规划,东莞智能制造装备业3年内要实现产值翻番。
3年内要实现产值翻番
《规划》分阶段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其中,到2020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打造成珠三角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提出,东莞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3大装备、1类车间、1个网络”,构建“一核一环、组团发展、拓展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任务是抓好加速推进“机器换人”、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81家,从业人员约550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96.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24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84.87亿元。按照2016年的发展目标,东莞3年内要实现产值翻番。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前不久在广东省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提出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着力点主要在于5大要素,有力的为各省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1、加强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
2、发展应用集成商,带动各行各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市场;
3、注重各种应用的夹具、机械手的研制;
4、着力工业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实现机机协同、人机协同;
5、尽快形成一支科学带头人和技能人才队伍。
并规划,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平均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50%,不良品率降低50%。
基于此,东莞作为全国示范性的智能制造典范城市,将研究设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推广补助机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东莞市市长袁宝成表示,“工业机器人”是智能装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自动化、智能化角度审视东莞的智能装备产业。袁宝成强调,要创新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力度招商引才,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