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专访 » 正文

“日企撤离中国”背后:高端制造业日企扩大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2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日资企业并非全面撤离中国, 而是正在调整对华投资。针对近期流传的日资全面撤离中国传言,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明确表示,日本方面刚宣

  “日资企业并非全面撤离中国, 而是正在调整对华投资。”针对近期流传的“日资全面撤离中国”传言,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明确表示,“日本方面刚宣布了将在11月派出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代表团访华,我想这一消息也反映了日资企业对中国的重视。”

  据商务部公布的信息,2014年,日本对华投资43.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8.8%;2015年1-4月,日本对华投资14.4亿美元,同比下降7.8%。虽然没有发生日资“全面撤离中国”的现象,但近年来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速是在持续放缓。

  “在中国有关闭工厂等业务缩小动作的一般是低端制造业日企。”加施德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前川晃广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不过,日企在华投资的规模仍然较大。据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在华注册的日企数为23094家,位列各国在华企业数第三;登记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190亿美元,在各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排名第二。

  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议员、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伊藤元重书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对于日企来说,中国是吸引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许多消费品和服务业企业正计划对中国增加投资。”

  低端制造业日企收缩在华规模

  “日资撤离中国”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确实有日资企业关闭在华工厂,或进行业务清算。

  “大约从三年前开始,来咨询成本削减或业务解散的客户开始增多,低端制造业日企占多数。”加施德咨询总经理前川晃广表示,“我认为今年在中国有关闭工厂等业务缩小动作的低端制造业日企数一定会超过去年。”加施德咨询公司95%的客户为在华日企。

  本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2015年前5个月中,日企宣布在中国关闭工厂或业务清算的消息有8则;在2014年,该数字为13则;2013年为5则;2012年为1则。共涉及21家日本上市企业。其中,17则消息涉及制造业相关日企。

  孙立坚表示,中国要应对好低端制造业日企的退出。“一种可能是,日企的退出为中企带来"替代"机会;或会倒逼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但孙立坚也表示,若相关的中企没有能力替代,也还未准备好转型,那么将可能加剧产业空心化。他建议地方政府对企业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好位置。也可将现有资源纳入重组、收购,将过往嫁接在日企上面的供应链通过一个平台,嫁接到其他企业上。

  高端制造业日企有望增加投资

  不过,中国市场对于日资企业的吸引力仍然巨大。日本方面对制造企业2014年度海外事业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在617家接受该问卷调查的日企中,近7成企业表示“看好”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近6成企业表示看中现有规模。

  本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本年度日企对华新增投资共计39宗,12宗为制造业企业扩大在华现有生产规模,11宗零售业相关投资,4宗制造业日企扩大在华销售网络及4宗股权投资等。(见相关图表)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12家日企宣布将在中国扩大产能,其中,4家为高端制造业,包括大冢制药、卫材医药、安川电机(工业用机器人生产商)等。另外,奥林巴斯、富士电机等4家日企宣布扩大在华销售网络。

  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古宪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卫材去年年底在中国成立投资公司,又在今年2月宣布扩建中国工厂。

  兼古宪生表示,目前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占卫材全球销售额的7%,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市场。中国人口众多,面临着老龄化问题,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于医药的需求潜力巨大。基于这样的判断,卫材将侧重向中国投资。

  “今后卫材在中国,一方面是投资建工厂,另一方面的投资重点是并购。卫材计划并购中国低端市场的药品销售业务来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并购已经在洽谈中,但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信息。”兼古宪生说。

  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艳辉对记者表示,“卫材将积极进入中国低端市场,主要是仿制药领域。”由此可见,卫材今后的并购目标将集中于仿制药相关中企。

  关于同业日企在中国的投资近况,兼古宪生透露,日本制药业的企业数量众多,据他了解,同业日企都想对中国增加投资。不过,他表示投资有门槛,只有那些既拥有高端技术又有余力进行投资的药企,才会对中国市场追加投资。

  借股权投资利用中企资源

  2015年以来日企对华新增投资中,股权投资引人注目。

  今年年初,日本第三大贸易公司伊藤忠,通过其与泰国正大集团各50%股权的合资公司—正大光明,斥资8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40亿)购买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

  此外,日本软银集团领投快的打车D轮融资,该轮融资总额为6亿美元。2月,日本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宣布将斥资2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亿)收购中国大型餐饮企业北京健力源餐饮旗下新公司25%的股份,进军中国团体餐行业。

  4月, 伊藤忠宣布联合中信证券,与波司登订立认购13.03亿股新股份协议,总认购金额为15.5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4亿)。

  从上述案例看出,相关日企借股权投资,意在获得中国企业的相关资源。以伊藤忠为例,相关分析指出,中信可以弥补伊藤忠金融、不动产、资源能源等短板领域;波司登可以为伊藤忠带来中国市场强大的服装销售渠道,伊藤忠在日本拥有超过150个欧美服装品牌商标权。

  今年4月底,伊藤忠宣布将与中信集团、泰国正大集团、中国移动及上海市政府,今秋将依托上海自贸区,在中国展开销售日本产品的跨境电商,投资总额约合31.08亿元人民币。

  除了伊藤忠外,住友商事以及化妆品网站可思美(cosme)也将在中国开展跨境电商业务。5月,日本瑞穗金融集团与中国招商局集团签约拟合作成立基金,投资以电商为代表的零售业、物流等行业的未上市中国企业。日本雅虎近日也宣布将在天猫商城开设1000家日本品牌店铺。

  此外,包括优衣库、永旺等7家日企宣布将扩大在中国的零售规模。

  “日企看好中国市场的成长趋势,同时认为自身在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有较大的机遇。我认为,安倍经济学中强调的4k产业,即旅游业、健康产业、金融业和教育产业,将会进军到中国市场。”孙立坚指出。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