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中国台湾LED企业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光电子)在美国密西根州东区地方法院对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下称日亚化学)的两件白光LED专利权提出专利无效及不构成侵权的主张。该案经过多年审理,日前有了最新结果,美国密西根州东区地方法院分别以这两件专利不具有创造性和不具可实施性等为由,判决日亚化学败诉。该消息一出,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近年来,以日亚化学等为代表的LED国际巨头利用其强大的专利储备不断向我国LED企业施压,我国LED企业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亿光电子的胜诉对于国内相关企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国内相关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应不断加强自主研发,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开展专利布局,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提升中国LED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国外巨头引发专利诉讼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LED产业界的巨头,日亚化学掌握着大量的基础专利,在LED领域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这些专利涵盖了LED结构、外延、芯片、封装的全流程制造技术及荧光粉等相关原材料。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LED企业不断崛起,日亚化学利用掌握的专利不断向中国企业发难。
业内人士表示,日亚化学为了控制整个LED市场,一方面利用掌握的基础专利打压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所编织的专利网,将绝大多数后起之秀隔离在高利润市场之外。尽管亿光电子可以通过与日亚化学达成交叉许可作为此次纷争的终结,但只有将上述两件专利无效,才能彻底为行业发展解绑,进而推动LED应用市场的发展。亿光电子总经理助理刘忱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想成为一家国际化的LED企业,不仅需要积蓄专利肌肉,还需要与巨头同台竞争。LED产业专利联盟副秘书长王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亿光电子通过此次诉讼成功无效了日亚化学的2件专利,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欧司朗、丰田合成、科锐、飞利浦等公司在LED领域拥有的专利数量不断增加,日亚化学也逐步与上述公司达成了专利和解和许可协议,基本采用了诉讼和解交叉许可的模式。而此次日亚化学的专利权被无效,说明巨头们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构建的专利网已经开始松动,将要开始构建新的白光LED专利布局,这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国内企业可以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开展专利申请和布局,通过提高自身实力,改变现有发展格局。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