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选准切入点 多层次统筹先进制造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5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在自动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必须实现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其中,两化深度融合是紧迫任务。日前在2015先进制造业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朱森第表示,要根据中国制

  “在自动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必须实现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其中,两化深度融合是紧迫任务。”日前在2015先进制造业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朱森第表示,要根据中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多层次统筹先进制造业发展。

  “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中后期,亟待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秘书长、两化融合评估总体工作组组长周剑在做“两化融合与工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时同样表示,要针对中国国情,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创新思维 融合发展

  “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从提高效率入手,打造出规模与效益优化、极具发展潜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制造业。”朱森第开宗明义地提出,要加快实现制造业转型,必须加快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率增速过缓、质量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六个突出问题。

  可以看出,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其中,必须坚持一条主线,即融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产品与服务的融合、信息化与精益化融合、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朱森第强调,要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从我国两化融合现状看,如果说西方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属于渐入式,那么,我国的两化融合则属于植入式。周剑表示,发达国家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段的积累,自然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相比之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装备化基础薄弱,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沉淀不足,现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备化还未实现。加之流程管理缺位,流程管理的理念文化缺失,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现象明显,以及两化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关键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周剑建议,我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需要覆盖企业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企业应修订和完善现有与工业化及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信息时代融合创新的发展需求。企业应变革现有制度,尤其是制度间的关系,破除工业化职能分工体系壁垒,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网络。企业应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制度,创建并完善信息时代系统化、体系化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在信息时代,需要用创新思维推进制造业发展。”朱森第告诉我们,制造业创新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必将企业所需要的制造资源全部集中于自身,二是无须拘泥于原有的制造模式和格局,三是注重跨界融合、交叉融合,四是致力于嵌入,以利基思维见缝插针、无中生有、取而代之,五是成为整合产业链、价值链的组织者,六是专注于链上某类产品、某个环节、某项业务、某种平台的入市和运作,并做到极致。

  朱森第建议,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我国未来20年的国家战略,成立中国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建立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营造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完善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有利于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教育体系,培育发展若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把握关键 装备先行

  “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一定要抓住智能制造装备这一关键领域。”朱森第多次强调,要把智能制造装备这个产业壮大起来,使其能够满足智能制造的发展。而智能制造装备中,要加快发展控制系统、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

  在工业机器人发展上,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目前国产高端传感器、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数控系统和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低于5%。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

  “中国制造业转型必须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面临挑战、亟待突破的领域主要有:再制造领域;特种制造领域,如飞机装配、造船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人机合作等领域。

  我国服务型工业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缺乏实时可靠的人机双向信息交互。二是无法提供与人体运动匹配的运动性能。三是缺乏高效、高密度能源及动力装置。也就是说,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无法与工人高效交流,缺乏本质安全机制,在线感知能力远低于人,无法接收抽象命令,操作灵活性无法与人配合。

  “下一步,人机关系成为关注的重点。”王天然指出,与人共融是新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必须变目前的主仆关系为工作伙伴关系。他说,材料科学的进步,或许会带来机器人学的革命。工业机器人将向即连即用、人机共融方向发展。

  谈及融合发展,作为智能装置的核心内容,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表示,新工业革命具有“信息时代特征深化发展,发现和发明多轨并行、交叉推动,信息技术和多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特征。其发展态势体现为:智能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复杂体系(智慧地球)建设,智能化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发展,机器人将进入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本身与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要在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必须加快发展传感器产业。传感器产业发展将成为先进制造的新商机、新市场,因此应加快推进传感器产业迈向高端。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