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专访 » 正文

上市公司抢滩“工业4.0”核心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3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重点扶持领域就是智能制造,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智能工厂等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工信部部

  《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重点扶持领域就是“智能制造”,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智能工厂等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目前正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预计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预计,未来5年关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分产业、分地区、鼓励本土化的支持政策将纷至沓来,中国智造将真正进入政策黄金时期。在迈向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国家政策将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化解当前制造业的诸多矛盾,提升制造业的效率、效益和层级。从实现路径上看,第一个十年推进智能制造的着力点在于:从单机自动化走向智能化工厂,提高某一领域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发展系统集成商(智能工厂总包商),创新制造模式,实现制造业升级;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扶持本土品牌,发展数控系统、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关键硬件。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力智能制造的发达国家,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起步已经晚了几十年。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不仅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之一。

  由此,在此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智能控制装置,即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发展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二是智能制造机器,即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智能化成套装备;三是智能终端产品,即能够融入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智能型产品。

  事实上,围绕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上市公司纷纷抢先布局,相关资本运作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包括博林特收购远大环境、华昌达并购美国DMW、南车时代电气并购SMD以及海伦哲并购连硕科技等在内,至少已有超过15家上市公司投资或并购了机器人企业。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战略倾斜明显,重点强调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如沈阳机床发布了由传统机床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以及面向工业4.0的“i5”战略,并与远东传动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业创新联盟”;而据华中数控披露,在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公司研发的华中8型数控系统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已经在沈飞、航天八院等重要企业获得成功。

  中国制造2025》将会加速行业洗牌,龙头企业的盈利将会进一步提升,反之低产能高耗能企业将被淘汰。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