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资讯 » 正文

生物识别和全方位感知:人机交互方式的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2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迪士尼公司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秘密地设计一个新版的欢乐园,未来当你带着孩子去玩的时候可能会是这样: 首先,你再也不用为了买票排长长的队伍了,迪士尼专门为游客们研发

  迪士尼公司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秘密地设计一个新版的欢乐园,未来当你带着孩子去玩的时候可能会是这样:

  首先,你再也不用为了买票排长长的队伍了,迪士尼专门为游客们研发了一款MagicBand智能魔力手环,通过它你就可以快速地实现网上订票;然后进门只需用MagicBand往专门的仪器上刷一下就可以了;接着进到内场,你会看见能和你讲话的白雪公主,会卖萌的米老鼠,还有唱着生日歌向你走来的小熊维尼,以及远处还躺着睡觉正游仙境的爱丽丝。

  有木有觉得这一切都很酷炫?是的,迪士尼正准备把她的乐园打造成一个隐于背后的巨型智能硬件交互界面,里面内嵌的大量传感器以及配套的软件通过深度融合,在最后呈现出一个惟妙惟肖、其乐无穷的虚拟现实世界。

  但这显然还不是人机交互的终极方式,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方式是:人将摆脱任何形式的交互界面,输入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任性,借助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融合,能够非常直观、直接、全面地捕捉到人的需求,并且协助我们处理。换句话而言,就是智能设备将懂得我们的潜在的意图,并按照我们的意图进行执行以及反馈。它们就像最了解我们的亲密家人或者朋友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人机交互方式存在的不足

  当然,目前来看这种场景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实现。但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在科技圈的大热以及落地,全面打造智能化的生活成为了接下来的聚焦点,而人机交互方式会逐渐成为实现这种生活的关键环节。

  就目前而言,人机交互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用范围局限

  在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尽管当前已经有许多新兴交互方式的尝试,比如体感交互、眼动跟踪、语音交互、生物识别等方式,但大部分的交互方式使用率都不是非常高,也还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应用普及中,更没有哪种人机交互方式,能够达到人可以毫无障碍、随心所欲地和设备(机器)交流的水平。

  比如体感交互,目前还只能局限在游戏领域,与这种交互方式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智能设备就是虚拟现实设备。用户只需带上这款设备,利用手、脚等身体语言,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整个游戏的过程。尽管有了一定的程度的应用,但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和进入生活领域的应用是不同层级的概念。在娱乐中出错,充其量是用户吐糟下,但在生活应用中一旦出错,直接影响的是生活,或许安全。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借助于体感交互实现电视机控制,我们的手挥动半天频道没切换,或者总是切换错误,这就不是吐糟的问题,而是直接被抛弃的问题。

  还有一些交互方式则只在专业的领域内使用,比如动作捕捉交互方式更多地被用于电影制作领域,迪斯尼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捕捉演员的动作以改进动画制作效果。包括眼球追踪,尽管谷歌眼镜做了应用的尝试,但目前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或者实验室的应用中。

  对于不稳定的交互方式而言,显然在小众的专业领域内更容易被发挥,但这与未来全面实现智能化的生活目标是相悖的。

  2、仍未摆脱界面交互

  虽然随着智能手机的铺天盖地而来,我们的双手终于可以稍稍从键盘上解放了,借助触屏省却原先繁琐的打字输入环节,但用户仍旧未彻底被解放,反而因为对触控交互智能设备的依赖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低头族顺势壮大了起来,成了这个时代随处可见的非常“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像触控这种交互方式而言,本质上还是与传统的鼠标输入、显示屏输出一样,只不过形式换了一下。用户仍旧需要有意识的地输入精准的需求,才能获得设备相应信息的反馈,而这对用户来说,还是太费神太累了。

  另外对于整天带着一个手机或者iPad也是一件比较糟心的事,怕掉怕被偷,包小占地方,也重。

  另外一方面则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今天缺的已经不是资讯,而是如何能简单的让我们获取有效的资讯。这其中,更为简单、直观、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就成为了一个核心。

  总而言之,哪天等你摆脱了这些iPhone6、7、8等任何看得见的智能设备后,还能毫无障碍得完成确认收货、新闻浏览、点赞等等动作时再来跟我说你解放了。

  3、信息识别困难

  除了逐渐普及了的多点触控交互方式以外,其他大部分的人机交互方式在技术以及使用稳定性上还有待突围。对于用户来说,很难接受在使用所谓的智能产品,却要干着机械操作的活,还得面对经常出故障的尴尬局面,那样的智能设备可以说是连“傻强”都称不上。

  比如被奉为下一阶段主流的人机交互方式——语音,还比较不能让人忍受。

  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谷歌安卓的Google Now等,普遍比较机械木讷,一点也引不起用户使用的欲望,大部分用户只会在相对无聊的时候以它们为娱乐的方式,而不会奢望它们会给出什么建设性或者符合自己口味的建议。当然,从技术层面而言,语音交互的排干扰与识别相对要复杂,但也是最直接的,尽管目前在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缺陷。

  显然,当我们谈起人机交互方式,必定离不开谈人工智能,因为在智能化的时代,这二者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可以说是属于同一范畴。特别是语音这种交互方式,对人工智能的要求相对就比较高了,因为他承担这人与设备之间的传输桥梁与纽带。而人的语言这么多元,情感又如此丰富,设备如果傻傻的还怎么快乐地玩。

  换句话而言,设备需要和人一样聪明,不管怎样也不能笨得太离谱,现阶段不求它们能读懂我们的潜意识,但至少不会读错我们发出的口令。到现在,用户还是难以认真地对待智能设备通过自己有限的“智慧”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换个角度来说,当哪天我们开始真正重视智能设备发出的任何信息时,就是它们开始被纳入生活重心之日。

  人机交互方式未来的三大方向

  在诉完目前人机交互方式的三大不足之后,情况仿佛没有很糟,因为每点不足后面都有用户相应的期待。就总体趋势而言,人机交互方式会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更新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不断朝以下三个方面发展:

  1、以用户为中心

  在电影《她》中,男主人公西奥多在结束了一段令他心碎的爱情长跑之后,爱上了一个电脑操作系统里的女声,这个叫“萨曼莎”的姑娘不仅有着一把略微沙哑的迷人嗓音,并且风趣幽默、善解人意,就这样,人和一个系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还不可思议地发展出了一段畸形恋情。

  这虽然只是一部电影虚构出来的一个极端案例,但也恰恰点明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方式显然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设计时尚,操作方便等这些基础方面,而是在于能更有效地识别用户表达的细微情感,并快速理解,及满足其潜在需求。

  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即设备能够时刻感知用户需求的本质来源,分析用户行为动机,并随之快速作出合理的反应。比如:

  设备了解我。设备会永久的记忆我的行为习惯和各类偏好,并能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就好比我身边最亲密的朋友或者家人一样,知道我一切的喜好。

  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简单舒适。在我遇到某些烦恼时,设备能够智能地推荐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不绑架我的选择。在电影中,操作系统萨曼莎会主动跳出来询问主人的心情如何,能够猜出主人心情不佳的原因,并且还能帮助他出谋划策以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都让西奥多无比依赖这个操作系统,甚至有时候超过了对人的依赖。

  只在我需要的时候才出现。在未来全面智能化的生活中,如果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在同一时间点随意蹦出来,身处其中的我可能会立刻疯掉。所以,这就特别需要各类交互方面打通,深度交融,只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出现。或者说,只按照我们指令的要求出现。

  总是能给我特别多的惊喜。当我以语音的方式告诉可穿戴设备之后,它就能理解我的想法,并通过后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以最快的方式为我们呈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比如当我想去旅行的时候,设备能根据平日里我浏览的网页、说话中描述某个地方时的情绪以及出现的频次、经济条件等等信息,帮我规划最佳的旅行路线,甚至为我找好最佳的旅行伙伴,而这会给我带来足够多的惊喜。

  2、个性化的生物识别

  未来,密码的使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生物识别,比如通过指纹、视网膜、心率,甚至DNA等每个人独有的特征来完成某些行为。而生物识别的融入,其中一个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安全。在物联网时代,当人借助于智能穿戴设备与万物连接之后,每个人,或者所佩戴、控制的设备,其唯一所属性与安全性就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

  当我们进入自己家的时候,不再需要他人给你开门,也不再使用钥匙,更不要保安24小时站岗,我们家的智能门就能身兼多职,它能够通过扫描你身上各种生物特征来识别出你是这个家的主人,还是主人的朋友,或者亲戚,并察觉你的情绪,进一步知道你是否会对这个家的主人带来危险等等。

  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你一样,与你有关的一切也只能专属你,也唯有你能在整个智能生活的中心随心所欲,其他任何人进入都将马上失效。或许,就目前而言,这样的生活还有点遥远,但却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生活中也已经出现了个别通过生物识别的人机交互方式。

  比如,苹果iPhone5s能通过指纹解锁,当你把手指放置在主屏幕上面时,指纹识别就会自动启动,准备扫描你的指纹,如果指纹相符,iPhone5s屏幕就被点亮了。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种方式也让手机内的信息变得相对安全。

  特别在支付领域,目前用户关注的首要核心仍旧是使用的安全性,其次才是支付的便捷性。随着识别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将是根据人身上的任何一个特性进行识别并激活设备从而进行支付。比如通过一个人的血液流动速度来识别身份,或者通过一个人的声纹来识别身份。

  随着用户对隐私的逐渐重视,以及对信息安全意识的增强。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与人体的深度融合之后,个性化的生物识别人机交互方式会成为打造安全智能生活最大的前提。

  3、全方位感知

  当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需要时,有这么几个词就蹦出来了:声情并茂、手舞足蹈。换句话而言,对方表达信息的方式,越多地能调动你身上的感官去分析,则越有利于你更精准地获取信息的本质。

  许多的设备目前还停留在单一识别人的某一特征进行机械回应的阶段,显然这还只是人机交互的初始。而未来整个人机交互方式的发展方向就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如所言:“人类自然形成的与自然界沟通的认知习惯和形式必定是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设备将能全方面地感知用户的需求,甚至预知其潜在需求。在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有一个曾经刷爆了朋友圈的机器人“大白”。从女性视角而言,它是个卖得了萌、耍得了二的“暖男”,可以在任何时候满足需要,陪聊、逗笑、近身防卫、飞行作战、治愈内外创伤等等,甚至在最后还为了救小伙伴牺牲了自己。

  如果要达到“大白”这种程度,或者超越它,就会对人机交互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能全方位的感知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一切。

  当你感觉到冷了、热了、渴了、累了的时候,只要稍稍“动一下脑筋”,围绕在你生活周围的智能产品就会感知到,并能快速解决你的需求,或者提供解决需求的途径。比如,在你觉得冷或者热的时候,温控设备能立马调节舒适的室温;你累了的时候,音乐播放器就会为你播放舒缓的音乐;你饿了,你家的冰箱会根据里面储存的食物制作好食谱等等。

  未来,各类交互方式都会进行深度融合,使智能设备会更加自然地与人类生物反应及处理过程同步,包括思维过程、动觉,甚至一个人的文化偏好等,这个领域充满着各种各样新奇的可能性。

  未来,人机交互,将从机械的外在互动上升至情感层面的交流,所有具体的操作性设备将自然而然融进整体的信息基础建设中,取而代之的会是各种各样、无处不在、形状各异的传感器,以及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云计算平台,它们将变得越来越聪明,善解人意,实时为人机交互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