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资讯 » 正文

【问计中国制造】“机器换人”成中国制造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2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比前一年增长近60%,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了超过5.6万台机

  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比前一年增长近60%,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了超过5.6万台机器人,比前一年增长了54%,占到了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机器人应用不再仅限于精密电子电器行业

  针对这种趋势,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7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眼下,机器换人成为和中国制造相关的最为火热的一个词。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是国内乃至全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走进焊接车间,近千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生产,很少能见到工人的身影。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总经理表示,机器人能够节能和环保,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我们只需把参数调整好以后,机器人可以保证出来的产品质量是一致的。

  在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的3.7万台机器人当中,有超过一半都应用在了汽车行业,到了2014年,这个界限开始被打破。

  在广东佛山,不仅相对精密的电子电器行业开始大规模应用机器人,甚至在更为低端的陶瓷行业,机器人也开始在一些岗位上替代工人。未来5年,佛山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改造方面的投入要3000亿元。

  广州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广东省宣布投资9430亿元在未来3年里推动“机器换人”。长三角浙江省宣布5年5000亿元投入机器换人。

  尽管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不过从机器人使用密度上看,目前我国仍然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离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有很大差距。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47台;日本排在第二,达到339台;德国位居第三,每一万名工人拥有251台机器人;中国仅有21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目前,以机器换人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这也预示着我们在劳动力人口的培训和教育方面要适应这些变化。预计以后,简单的劳动力找工作可能会越来越难,但懂得软件计算机会操作的劳动力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成就美的精度

  在眼下机器换人的过程中,有一种算法很流行,比方说,在陶瓷卫浴行业,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5个普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20个普通工人,似乎机器人能替代的工人越多越好,从解决招工难的角度,这的确是件好事,可是话又说回来,按照这种算法和我们实际对机器人的应用来说,机器人换再多的普通工人,对于改变中国制造的内涵来说,并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机器人该怎么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广东佛山的白色家电巨头美的,去年底完成了引入800台机器人的机器换人计划,他们最初的设想也不过是想让机器人替代越来越贵的产业工人,可当他们把机器人和企业的物联网联通后,企业的管理方式由以往发现错误后纠错,转变成为管理和生产同步运行。

  看上去对生产的监控管理只是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可正是由于这种改变,企业生产的精度大幅提高,废品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只是随时监控各个岗位的生产情况,在物联网把各个工序的机器人联通以后,原来完成单一程序的机器人可以执行更为复杂的指令,这也让以往劳动密集型的家电行业出现了“无人车间”。

  在这种无人车间的概念下,生产命令和原料从工厂一端输进,经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和检验包装,最后从工厂另一端输出产品。所有工作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机床、无人运输小车和自动化仓库来实现,人不直接参加工作。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的模式甚至从生产环节影响到了市场环节,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生产线发送指令。

  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可谓风头正劲,不过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们也需要保持一份清醒。看大屏幕上这四个名字,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以及发那科(fanuc),这是机器人行业里的四大家族,去年以这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占据了中国市场超过70%的份额,而剩下不足30%的份额则是由四百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瓜分。不过,由于各地纷纷出台“减税”、“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一时间,机器人企业成为投资新宠,截至2014年9月,各省市在建机器人工业园区超过30个,54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有专家预测,在从今年起的三年时间里,我国每年新增机器人企业都会超过50家。

  互联网+制造业=中国制造新趋势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两个多月过去了。记者看到了互联网+制造业的新思路正在中国制造各个领域由思路变为现实。

  在广东佛山的一个家具厂,记者发现,生产线上的板材竟然是有大有小参差不齐的,不再是以往一个规格批量生产的状态。

  最近几年,受劳动力成本上涨、房地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的家具行业萎缩严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某家企业想到了引入互联网,让用户通过网络自己设计家具,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完全个性化的生产。

  互联网思维让家具厂可以个性化生产,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在大连的一家机床厂车间里,记者看到了一台全新概念的电动汽车正在进行调试,这台车可以实现横向的平移,前轮转向,后轮转向,四轮驱动。

  在这辆车的旁边记者看见了一个控制平台。它是针对大专院校以及所有的机器人发烧友开放的控制平台。用户下载手机应用,就可以在上面开发各种各样智能化装备的控制功能,眼前这辆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就是由发烧友们通过手机客户端共同开发的。

  前段时间,一个名叫“CC房车”的互联网租赁平台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而这么一个时尚的平台竟是远在西部的重庆,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创办的。据介绍,以往卖车就是生产企业直接对着经销商、租车行,成本高不说耗时间又长,现在连上了互联网不仅直接面对销售端,还能挖掘出很多潜在用户,销量大幅提高了。

  正是基于互联网+的概念,这些传统行业都让人意想不到的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未来形象

  由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产生的智能制造,将会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未来的中国制造将会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十大领域可以说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新的突破点,或者叫新的增长点,都在孕育和培养当中。比如说,我们现在北斗的系统,它的发展和它的应用将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将会迅速的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我们现在的精度覆盖范围大概已经可以达到美国GPS的系统的水平。

  在突破 “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中国制造还必须解决 “缺核少芯”、“少创新、缺设计”、“工匠短缺”以及“中小制造业企业缺钱”等短板,这也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必须练就的内功。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