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五大无线技术比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8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目前,无线技术分不同种类,通常以产生无线信号的方式来区分,目前主要的方式有ZigBee、UWB和Wi-Fi、蓝牙、NFC技术等五大种,其成本和特点也不尽相同。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无线

  目前,无线技术分不同种类,通常以产生无线信号的方式来区分,目前主要的方式有ZigBee、UWB和Wi-Fi、蓝牙、NFC技术等五大种,其成本和特点也不尽相同。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无线传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工业行业,将有较大前景。

  ZigBee:巨头力挺 前途难料

  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8月。但作为该项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四大巨头共同宣布,它们将加盟「ZigBee联盟」,以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到目前 为止,除了Invensys、三菱电子、摩托罗拉和飞利浦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外,该联盟大约已有27家成员企业,并在迅速发展壮大。Zigbee联盟负责 制定网络层以上协议。

  ZigBee的芯片和产品已经面市,每个Zigbee通信模块的成本将有望控制在1.5美元到2.5美元之间。分析家认为,ZigBee设备将会达到每年4亿台的市场规模增长。预计4~5年内,每个家庭将会安装大约50个ZigBee设备,最终达150个ZigBee设备6~7年内占据家庭自动化市场的三分之二。

  但是也有人认为:ZigBee几年前刚出现时,它的支持者曾设想这种基于IEEE 802.15.4规范的无线技术拥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但现在看来当初的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目前有消息称由于芯片厂商推迟出货,因而ZigBee的前景并 不像先前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

  UWB:前途无量受困争战

  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

  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杂度发射/接收机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而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它在非常宽的频谱范围内采用低功率脉冲传送数据而不会对常规窄 带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大的干扰,并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基于UWB技术而构建的高速率数据收发机有着广泛的用途,从无线局域网到Ad hoc网络,从移动IP计算到集中式多媒体应用等。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低截获能力,定位精度高等优 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非常适于建立一个高效的无线局域网或无线个域网(WPAN)。

  UWB标准于 2005年确定,但其中显然不只是技术原因,以Intel与TI为代表的MBOA提案,以及以摩托罗拉与XSI为代表的DS-CDMA提案是两种技术特性 完全不同的方案,UWB标准只能二选其一。双方拒绝做出妥协,这项努力被迫搁浅。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两大阵营将定义各自的事实标准,而由市场决定存亡。Wi-Fi:发展迅速瓶颈犹存

  Wi -Fi热点是通过在互联网连接上安装访问点来创建的。这个访问点将无线信号通过短程进行传输,一般覆盖300英尺。当一台支持Wi-Fi的设备遇到一个热 点时,这个设备可以用无线方式连接到那个网络。大部分热点都位于供大众访问的地方,例如机场、咖啡店、旅馆、书店以及校园等等,许多家庭和办公室也拥有 Wi-Fi网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会在用户连接到互联网时收取一定费用。

  Wi-Fi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高昂的价格让消费者止步不前;Wi-Fi的运营商很多,成为一个运营商的客户并不能共享其它运营商的资源;公共Wi-Fi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那些拿着笔记本计算机四处游走,并且需要抓紧每一分钟时间上网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城市地区的空域有限,这意味着利用Wi-Fi上网将非常拥挤;

  Wi-Fi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业界以及一些国家的质疑。

  从整体来看,Wi-Fi在短期内还不能成为商家的取款机。无线热点还不能吸引大量的用户群体,消费者对于Wi-Fi热点的渴望并不像商家期盼的那样强烈,这正是Wi-Fi很难带来赢利的根本原因。就国内而言,Wi-Fi热点要想在中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电信运营商之间必须首先签署漫游协议,允许用户通过不 同的热点访问互联网。

  蓝牙:应用迅速挑战仍多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器技术 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3C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是一种低成本、低功率无线「线缆替代」技术。其 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100m的传输距离。

  虽然目前市场中并没有完全成品化的蓝牙产品出现,但人们已经为它规划了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应用场景,如三合一电话、Internet网桥、个人数据交换、替代多种设备间的传输电缆等等。

  但是,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蓝牙产品的推出呢?答案可能是: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可疑等等。

  另外,由于兼容性不好,也造成销售形势很不乐观。比如不少蓝牙耳机与部分电话之间无法实现正常通信,令个人和企业消费者深感不便。另外连接两台蓝牙设备的 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也妨碍了它的推广应用。此外随着其它无线连接技术的不断涌现,802.11无线局域网在高端市场和ZigBee在低端市场的挤压也让蓝 牙备感失落。

  NFC:依附还是超越?

  NFC是由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主推的一种类似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设想如下场景:消费者在支付消费款项时,只需要 拿信用卡在采用了NFC技术的设备前晃一下即可。一些用户可能会认为,需要把信用卡插入设备中,但是这毫无必要,因为卡与设备是无线连接的。

  NFC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RFID和蓝牙的混合继承物,但事实上它有许多的潜在功能非常引入注目,尤其是当它被作为其它无线技术联结点的时候。和RFID不同,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

  NFC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回避,针对用户而言超级复杂的解密接口,以及成本十几到几十美元一片的高昂芯片费用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一方面,NFC技术可以刺激蓝牙、Wi-Fi等其它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NFC技术的最终实现也要依赖于这些技术。可见,NFC与其它无线技术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结语总而言之,五种技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对于技术专家希望五种技术合而为一,实现无缝兼容的想法,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无论如何标准林立的无线连接市场已不需要新加入者,我们所要做的是完善而非创新。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