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商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应用 » 正文

智能化工业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0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在再工业化过程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交织在一起。制度创新由政府推动(其中还包括金融制度),技术创新方面由新兴产业推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端的制造业设备成为

  在再工业化过程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交织在一起。制度创新由政府推动(其中还包括金融制度),技术创新方面由新兴产业推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端的制造业设备成为创新的首要任务。

  智能化工业装备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础,发达国家不一而同地将制造业升级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首要任务。美国的再工业化风潮、德国的工业4.0和互联工厂战略以及日韩等国制造业转型都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归,而是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模式的创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过去十多年,我国经历了以工程机械快速发展为标志的粗犷式发展,而未来十年,我国将进入以智能化工业装备快速发展为标志的集约化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阶段。与工程机械发展初期相比较,在工业智能行业国外品牌将更加重视国内企业,系统集成环节将成为国内企业的切入点。目前我国工业智能产业链正逐渐完善,企业发展模式逐渐清晰。随着我国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备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智能装备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力。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风潮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取代人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自动取代手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是自动化升级为智能化。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工业已进入智能化时代。而工业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2012年年末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中出现再工业化风潮,被业内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号。

  之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本国制造业中的低端部分安置在发展中国家,俗称代工业务,依靠成品的高额利润,发达国家尽享财富金字塔的塔尖部分。

  随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断上升,2012年12月,苹果公司CEO库克宣布要把苹果公司的部分生产线拿回到美国;另外,通用电器、克莱斯勒、惠普、耐克等著名品牌也相继加入回流潮,纷纷把生产线转移回美国。这都源于美国制造业的新战略再工业化。

  美国的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远景描述不谋而合。普遍认为,美国的再工业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将催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带有定制特征的智能设备被普遍应用将成为一大趋势。

  在再工业化过程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交织在一起。制度创新由政府推动(其中还包括金融制度),技术创新方面由新兴产业推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端的制造业设备成为创新的首要任务。

  2012年3月,奥巴马提出投资10亿美元,创建15个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计划(NNMI),以重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2013年1月,美国总统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先进制造业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发展规划》。2012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成立了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中心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业有望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德国政府则提出工业4.0、互联工厂高技术战略。工业4.0最早是在2011年汉诺威博览会上,由三位大学教授提出来的。制造业在德国的国民经济占26%,作为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方向,112页的实施建议由项目研究组在2012年10月提交给德国联邦政府此项目牵头的教育科研部、经济部和内政部,现已拨款2亿欧元(约16亿元人民币)作为第一步研发经费。互联工厂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此外,日本潜心研究人工智能,解决劳动力断层并支持未来的工业智能化。作为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日本潜心研究的科技正是人工智能产业,首先应用的领域就是工业化生产线。

  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普及了第一和第二类工业机器人,而今已在发展第三、四类工业机器人的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希望借助在该产业的高投入以解决劳动力断层问题,降低高昂的劳动成本并支持未来的工业智能化。同时,政府对相关机器人制造企业实施了优惠税制、优惠贷款、减税等多项扶持政策。

  国内厂商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信号给中国制造业敲响了警钟。而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下降和国家政策支持,正助推工业智能产业快速成长,带有定制特性的智能装备将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

  过去十年,受益于投资大时代和工程施工机械化,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大发展时代。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人力替代,即工业智能化,工业智能装备迎来春天。

  根据IFR统计,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到2.7万台,同比增长19.5%,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机量的14.8%,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2012年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约48亿元,加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约192亿元。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存量已突破10万台,占世界存量的8%,仅次于日、美、德、韩。2009年之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容量不足一万台,并且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品牌,行业处于导入期。2010年之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但从全球机器人密度看,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平均每万人保有的机器人量仅为21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5台/万人,并远低于日韩等机器人市场成熟的国家,未来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我们预计2020年之前行业年均增速可达20%-30%,2020年工业机器人(包括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可达千亿以上。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当前的智能化装备与十年前工程机械发展初期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都具有相近的发展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

  工程机械主要用于基建、房地产投资等,都是充分竞争市场。工业机器人目前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食品饮料、家电家居、金属加工等行业,应用正在逐渐增加。其下游行业中除军工、石油石化等特种应用外,也都为市场化采购。

  

0
 
 
[ 新闻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百度 搜狗 有道 好搜 必应 雅虎 中国搜索 中搜综合 宜搜
会刊 5G展会之星 3G网站专家 中国自动化网 自动化设备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易达自动化设备 易达自动化淘宝店 易达自动化阿里店
中山坚美拉弯加工 中山新永丰铜铝业 中山市荣美线切割 昌达输送机 中山佳能电热电器 中山傅氏起重搬运 万邦企业管理咨询 蛋挞大王 坦洲坚美铝材门窗
坦洲镇展图拉弯厂 中山群协机械设备 驭龙输送机械配件 康瑞智能化科技 中山永信铝业公司 圣狮龙狮武术团 中山碧居智能装备 广东科舰知识产权 亚力菲自动化设备
伊特莱健康家居 行者法务机构 中山科创专利代理 中山市鑫发五金 奇异世界收藏品 诚信机械工程部 中山新创意五金 中山益盛精工制造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9044893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