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多年前,关于手表曾有过一段争议:把手表做在装饰品上,还是把装饰品做在手表上?但最终人们并没有接受在戒指上或者胸针上加一个表盘,也没有在手表上做过多装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的火热,有人再次将主意打在了手表上。智能手表诞生以来,在这个流行颠覆理念的时代,它被很多人寄予颠覆传统手表开启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厚望。宏伟蓝图绘就,只等智能大潮来袭,无数创业者狂热追随,大量厂商忙着布局卡位,智能手表成了科技领域中的宠儿,VC们争相追逐的对象问题是,智能手表真的能撑起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吗?
智能手表市场容量有限
据市场研究公司IHS预计,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8年将达300亿美元。3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约相当于小米公司估值的四分之三,这是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智能手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剔除目前主流硬件厂商的市场占有量,几乎没有给新兴智能手表创业公司剩下生存空间。不仅如此,智能手表相对于智能手机,并不具有强需求性和高置换性,这就注定它不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出现市场高饱和状态。
尽管2014年是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爆发的一年,但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并不十分理想,仅仅达到了4000万只。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人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定在自己手腕带上一台屏幕极小的ipad,即使它能帮助穿戴者计算卡路里和睡眠质量,相比较功能,人们还是比较在意它操作的繁琐。也许对于手表,人们还是倾向于它本来的属性,而不是现在被赋予的各种鸡肋功能。
1 2 [下一页]